灵活用工区别于固定全职,双方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合作关系。企业可以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灵活地按需雇佣人才,像是水和电一样,按照需求随时使用,随时停止。这种模式更为灵活,不需要为员工付出额外费用,也不需要复杂的入离职流程,企业节省了成本,灵活用工按效果付费,多劳多得,自负盈亏,人才价值也可以充分发挥。我们说的兼职、自由职业、劳务派遣等,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
据 CIETT(民间职介国际同盟)数据显示,全球人力资源市场收入构成中,灵活用工占比高达 70%,市场规模近 3 万亿人民币。在这样的趋势下,美国灵活用工人员占比达到 35%,日本达到 40%。日本与中国的人口结构相似,催生了 Dip Corp,这家主打灵活用工的公司,从 2013 年到 2016 年,短短 3 年时间股票增长 50 倍,市值飙升至 120 亿人民币。中国劳动人口数量是美国的 4 倍,日本的 10 倍,但灵活用工市场还从未诞生巨头,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那么,为什么灵活用工会在这个时候兴起呢?
1、人不够用了
首先是老龄化和少子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劳动人口变得越来越少,人力资源从过剩到越来越不足。其次是就业主体年轻化,90 后的年轻人更追求自由,希望从固定的工作岗位解放出来,人力资源从过去的稳定变得不稳定。
2、钱不够用了
再看企业,近年来竞争加剧、资本寒冬、产能过剩等等现象的出现,都导致了一个共同的结果——成本升高。而房租、原材料、人力这三座成本大山里,最容易改变的是人力,企业如何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省钱,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人不够用了,企业需要节省成本,这就必然会导致用人模式的变化,原本是一家企业大量雇佣全职,负担大量成本,未来很多岗位都会演变成多家企业共享一个人才,一个人服务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的共享经济会发展起来,这也正是灵活用工的核心逻辑。
3、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社会需要
2012年O2O的发展直接带动灵活用工的发展,O2O可以为社会人员提供灵活的就业岗位,为很多不能全职和喜欢自由的人员解决了就业。这种灵活就业的模式被普遍认可,灵活用工占比得到提升。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让灵活用工模式又得到一次的提升。可以说灵活用工是个趋势,众观国际形势,中国的灵活用工占比还是很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来一定是中国灵活用工的发展黄金期。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把灵活用工理解为铁板一块。2015 年前后,兴起过一波兼职热,本质上其实是灵活用工热。这个赛道上的兼职猫、斗米兼职、独立日、探鹿等项目纷纷斩获融资,新兴的工蚁宝灵活用工平台利用共享经济形式全新打造企业与灵活用工合作的桥梁。
劳动力型灵活用工针对的是蓝领和大学生市场,主要提供发单、促销、会展、地推等劳动力兼职岗位。近段时间来,蓝领、大学生兼职市场泡沫破裂,大家纷纷放弃烧钱做流量的模式,转而聚焦到适合自己的品类上,比如会展、地推等,提供线下的重度服务,进而产生健康的现金流。随着服务业兴起,这个市场大有可为,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灵活用工市场。
除了劳动力型灵活用工,技能型灵活用工市场同样非常值得关注,比如管理咨询、开发、设计、产品、运营、营销等技能型岗位,有很多自由职业者,或者空余时间接兼职的人,另一端的企业也存在大量的临时项目和外包需求,随着企业经营成本升高,需求越来越强烈。
企业和灵活用工的撮合需要一个平台来进行实现,这就是灵活用工平台的作用所在。企业在灵活用工平台上发布任务,灵活用工接受任务。工作过程受平台监管,报酬也在平台上结算。企业付款了还有发票入账,灵活用工挣钱了还有完税证明,一切合法合规又高效,这也是灵活用工能高速发展的一个原因。
灵活用工看似是对企业的一种说法,但其实也是对人才的一种解放,虽然对很多企业来说全职有着必要性,但灵活用工为提供了一种更自由的选择,随着服务平台的发展,通过灵活用工进行就业的群体,也将享有更多的福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