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节税新方案:企业如何应对税务挑战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税收政策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税务挑战日益凸显。灵活用工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模式,为企业提供了节税新方案。
灵活用工平台在匹配人力资源、促进就业、降低用工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美团千万骑手外包就是灵活用工热潮下的一种实践。在业务外包模式下,用工企业与灵活用工平台签署劳务外包协议,支付服务费,平台开具服务费 6% 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负责与自由职业者结算薪资、报酬及服务费等并代征个税。劳务派遣模式下,用工企业与灵活用工平台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支付服务费,平台开具 6% 服务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与自由职业者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保。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模式下,人力资源公司为灵活用工平台推荐用工企业或自由职业者,双方签订居间协议,平台支付居间费用。
灵活用工的节税方案有多种。比如,有限公司产业扶持奖励,在园区成立分支机构等,分包主体公司的部分业务,根据企业纳税情况,享受产业扶持奖励,企业所得税 + 增值税,产业扶持奖励可达到 80%-90%。还有自然人代开政策,在税收凹区内申请代开,个税按个人经营所得缴纳,核定征收后税率较低,开票后出具完税证明,且不会与薪资一起进行年末汇算清缴。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也是一种方式,在税收凹地园区注册个人独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申请核定征收,用其接受甲方公司业务,个税核定为较低税率,还可以开专票抵扣。


此外,企业通过用工平台进行灵活用工,个人在平台内可享受个体户的税收政策,对个税进行减免或者核定征收减征,企业与平台存在合同关系,由平台开具发票给企业,企业无须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个人则转为缴交核定征收的生产经营型的个人所得税。例如,假设一家企业与灵活用工平台合作,服务费的费率是 7%,企业需要公对公支付给灵活用工平台费用,平台会给企业开具 6% 的增值税服务专票,企业拿到发票后可抵扣部分税金。
然而,灵活用工也存在一些风险。如利用 “税收返还” 降负可能因稳定性、合理性不足而引发风险。地方政府 “税收返还” 受法律限制、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影响,稳定性、持续性较弱。利用个人独资企业避税也存在风险,个人独资企业 “节税方案” 底层逻辑在于个人所得税的核定征收。同时,灵活用工平台企业利用线上交易量大零散、虚拟隐蔽、业务边界模糊不清和现行政策不够明确等特点为自身逃税、帮他人逃税牟利和虚开发票的案件时有发生。
为应对税务挑战,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业务实际、当地营商环境和税收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灵活用工节税方案,并确保合法合规。同时,企业要关注税务政策变化,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合理利用外部资源降低税负。

首页
税筹方案
留言
搜索